烦恼即菩提

一位学员打卡中提到自己这两天烦恼很多,在练习中念头会反复冒出来,让自己心生浮躁。包括白天的生活,也总是被念头和情绪纠缠。后来听了上周五的交流回放,听到“无常”的时候流泪了,感悟到:“可能我太追求美好的事物,想定格每天日复一日的平凡,可总有烦心的人事物出现,会有变化,心里泛起好多波澜”。看到这里,老蟹还挺替这位学员感到高兴,因为其心中埋下了菩提的种子,或者说是觉悟的种子,或者说是开启智慧的种子。

佛家讲:烦恼即菩提。也就是烦恼和智慧是一件事情的两面。为什么人人有佛性?因为人人有烦恼。我们在顺风顺水的时候,是不会去反观和深思自己的人生的,会觉得无论自己获得的衣食住行,还是环境的和平安定,或是取得的人前评价都是理所应当永远拥有的。会按照自己的惯性生活,处于一种对世界浑然不觉的无意识之中。用金刚经的话来讲就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也就是说,我们生活在梦幻泡影之中,执着于镜中月水中花;而实际上一切的发生不过就像露水停留电光闪过一般,是没有办法永远驻留的。

当我们烦恼的时候,痛苦的时候,我们才会重新审视自己,才会睁开眼看看这个世界的真相,才有可能领悟到诸如“无常”一类的实像。才能理解,原来我们一直追求那个“完美”,那个“确定性”,那个“控制欲”,都是在痴人说梦。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对于我们的学员而言,“烦恼即菩提”也是在启发我们:痛苦是有意义的。当我们处在痛苦之中时,我们的智慧之花也会埋下种子。当我们能看到痛苦是有意义的时候,我们更有机会接纳和允许痛苦的存在。当我们能允许痛苦存在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改变了我们和痛苦之间的“对抗”关系,进入到一种“共存”的智慧之地。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