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锅的帮助下,梳理IP的内核。结果无心插柳,还帮自己把人生和企业的内核梳理的更加清楚了,真是意外之喜啊!
人生追求(马车方向):自由·自在
人生目标(马车终点):成为一只跑山鸡
人生哲学(驾车方式):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企业追求(马车方向):自救
企业目标(马车终点):打造一个心理自助社区
企业哲学(驾车方式):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在边锅的帮助下,梳理IP的内核。结果无心插柳,还帮自己把人生和企业的内核梳理的更加清楚了,真是意外之喜啊!
人生追求(马车方向):自由·自在
人生目标(马车终点):成为一只跑山鸡
人生哲学(驾车方式):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企业追求(马车方向):自救
企业目标(马车终点):打造一个心理自助社区
企业哲学(驾车方式):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有拍摄需求,正好也帮助自己回顾一下过往的生活问题和成长过程。这次的分析,让自己也有种打通任督二脉的豁然开朗感。
从失眠分析也能看到,面对来访者,最好的切入方式就是“错误应对”的角度,因为这方面直接和症状相关,更容易有感知,而且调整后更容易见到变化,另一方面也有正念这样的比较适合自助的优秀技术可以使用。
如果这个分析不是针对失眠,而是针对工作,则是另一副图景展现。
从工作分析能看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生活哲学,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适应性。因为它不是要完全的“灭苦”或者“灭人欲”,而是一种平衡与辩证的哲学。
《“为所当为”的考验所在》和《再谈为所当为的辩证性》 这两篇文章已经从广泛的视角探讨了为所当为的核心挑战:如何基于价值在众多交织规律中做出适当的行为选择。
从工作实操的角度而言,为所当为并不仅仅牵涉到如何做“选择”,还牵涉到如何“操作”。因为一项工作并不会因为选择的好就呈现出良性的结果,选择的好只是良性结果的重要一环。
工作中的“为所当为”就像种粮食:
对的人
对的时间
对的地点
对的方法
对的事情
在每一个工作的瞬间,是否能觉察到这些要素,并及时的回到合理行为,是需要慢慢训练的能力。比如:
当然,还有一方面是觉察到我们的情绪状态,也就是“心理上的顺其自然”。比如:
工作中持续的觉察和回来,最终“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占比会提高。
【每日打卡实验 】
1、顺为值:觉察x次,回来y次
2、不需要具体写觉察情景,自我大致回忆即可,是帮助自我总结,而非给其它人看;
3、数值有自我对比价值,没有他人对比价值
△单纯的粗暴压制成瘾,容易导致报复性反弹
△ 我们容易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但更重要是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价值为罗盘,才能更好的调控成瘾
△ 先不减少成瘾行为,而是先增加丰富生活的行为,是蛮不错的路径
中午在路上偶然遇到了十多年没遇到的一个初中同学,交流后,蛮震惊对方的工作强度。做的工作是给超市等配送牛奶等冷冻货品。每天晚上大概9-10点睡,凌晨2点就起床,大概睡4-5个小时。一般白天要干12个小时(到下午2点),有的时候要干16个小时(到下午6点)。一个月休息2天
本来配送的家数多,还得一方面自己开车,一方面还要自己卸货,基本一天很难有什么休息时间。因为连续干了3年,现在椎间盘突出,往后挺会疼,下周要去医院看怎么治疗。而且因为是冻货,夏天的时候每天都是在6°的冷冻车到30°+的室外穿梭,反复一冷一热
听完感觉真是不容易
做自我关怀练习时,其中一道题目问:“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正在改变世界?”顿了一会儿,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一方面,对这个问题十分熟悉,无数成就人士都强调“改变世界”这个观念,比如乔布斯。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大,随着对老祖宗的一些智慧的肤浅了解,会发现我们东方智慧里更多是“天人合一”“阴阳和合”一类的强调和谐关系的描述。
从西方舶来的“强力意志”一方面大大提升了我们自身的力量感,另一方面也大大制造了我们的存在危机。需要辩证的看待和使用。
接着在题目里答到:“为什么要改变世界?更好的和世界相处就可以”
做自我关怀训练的时候,其中一节涉及羞耻感。看到题目时,好半天不知道该写什么。作为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会没有羞耻感的回忆?说明自己要么是无意识要么是有意识的在躲避一些东西。
吹着呼呼冷气的地铁上思索了蛮久,可能把脑子吹清醒了。一下子醒悟过来,从小到大其实自己有躲避人际关系冲突的特点。比如刚上大学的时候,信心满满准备参加班里的干部竞选,毕竟一方面想要提升自己,一方面觉得自己高中时做组织委员还蛮合适。结果期待半天,班主任突然某天说班长人选已经定好了。当时自己就很生气,怎么还搞起内定了?虽然生气,但是也没有找班主任理论或者力争,也没有跟其他同学透露自己的抱怨。而是转向不再关注班里干部选拔,而是各处报名学校社团的招新。
这种转向的动力是什么?其实本质里代表着害怕处理人际关系冲突,因为自己认为自己不擅长这类事情的处理。因此处理过程明显带有不直接沟通问题,而是“另辟蹊径”解决问题的特点。这种另辟蹊径的本质则是“躲避”。当然,这种躲避也激励着其它能力的提升,比如对“创新”的激发。同时,这种躲避特征也会出现心理学中所讲的“泛化”或者“升华”现象。
仔细观察下来,这种胆小和躲避的模式,在整个人生路上始终在反复的出现。比如为什么早年虽然受到叶茂中策划的启发,但是没有走传统营销公司的路?因为那个时候判断传统营销自己没有竞争优势,而网络营销是新赛道有竞争优势,可能跟躲避人际竞争有关系。比如当本地自媒体账号做起来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继续强化媒体特征,而去做旅游、美食、亲子,也可能跟躲避人际竞争有关系。比如做心理账号的过程中,总是在尝试特别独特的做法,也可能跟躲避人际竞争有关系。
同时回过头观察自己日常的人际交流,也有类似的现象。即便一些时候觉得某些事情不合理,也并没有直接沟通。应该都和害怕人际冲突的躲避行为有关。辩证而言,胆小和躲避的模式一方面带来不少的防御性利益,也带来了不少能力提升,合理使用有其价值,过度使用则会得不偿失。良性的处理方式:
看见模式—>不对抗不跟随—>该干嘛干嘛
父母总是习惯性的想办法给我塞东西,这其中一部分体现了父母的关心,一方面在深层里父母可能潜意识里会担忧小儿子未来会不会不管自己。毕竟,当一个人很早就表现出拒绝接受馈赠的特征时,的确也代表着不想欠人情,不想和对方发生太深度的关系或捆绑。
回想起来,这种特质的形成应该是与“中国式家庭”的不良体验有关。在这种家庭模式下,一方面可以坐享众多的馈赠,一方面要付出“被控制”的成本。而自己十分厌恶这种被控制的窒息状态,反过来则会表现出一种不要别人馈赠的特征,以及追求自由的特质。长期下来,独立的特质越来越明显。
而这种独立的特质对家长也好,对伴侣也好,都会有强烈的吸引力。毕竟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自强自立,每个伴侣都不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妈宝。但是大家也很难意识到硬币的另一半:这种独立意味着可能这个人不是以“家”为单位存活的;而是以“个体”为单位存活的。以家为单位组建的家庭和以个体为单位组建的家庭,是相当不一样的。
天道如此公平,任何一样我们喜欢的东西,背后都标好了成本和代价。
地气。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地气,同样是《西游记》,如果用吴承恩的打开方式,或者用六小龄童的打开方式,相信很难在全球玩家中引起这么大的波澜,这就是《黑神话·悟空》的巨大意义。同理,道家思想也好,森田思想也罢,要结合每个时代的地气来应用,否则经营起来吃力不讨好又费马达又费电。
去伪存真。从“递弱代偿”的视角,万物的本质就是一个“求存”。引申到人类领域,偏中性的描述是“需求”,偏负性的描述是“欲望”。使用过程当然是客观辩证的中性词更好。但是中性词或者褒义词的使用,有的时候会有一种“遮蔽”效应。一方面传递的时候,对方理解起来容易云里雾里;一方面自己也容易不自觉的美化自己。
为什么自己推崇“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当然,我们可以从“平衡”、“辩证 ”等等比较高大的令人昏昏欲睡的角度去解释。同时也可以从刺激性的通俗角度去解释:首先因为我懒嘛,不想凡事都去奋斗,不想凡事都忙忙碌碌的像个苦逼劳工。再一方面,因为自己贪玩,总会想着办法给自己的兴趣爱好留上一片空间。而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是可以覆盖到这些需求的。
包括为什么做事追求效率?也是因为自己懒嘛,效率高了才能有更多的娱乐时间。为什么看重家人和同事的独立?还是因为自己懒嘛,管人多麻烦,自驱才是最省力的方式。
当能从这种“一丝不挂”的视角看待自己时,一方面更通透,一方面防止自己美化自己,一方面也是这个时代更好对外沟通的语言。
“10月份要考试,最近别玩游戏”,“游戏留着等考完试后再玩”,这些声音听起来挺对,也的确因为这样的声音减少了游戏时间。但是同时会出现的现象是:中午无目的刷手机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达到了1小时之久。也就是表面上少玩游戏节省下来的时间其实并没有真正转化为更多的学习投入。
回过头来想想,可能这就是人性本身。当我们压抑某种欲望的时候,他总是能通过另外的方式去“退而求其次 ” 。就好比压抑游戏的欲望时,它则通过漫无目的刷手机的方式来释放自身,而这种隐性的方式让它难以被察觉且不容易被攻击。
站在更大的视角,背后其实牵涉到生活哲学的问题。为什么自己会认为最近不要玩游戏?一方面的确是因为需要“要事为先”,另一方面多少也跟不自觉的把今天当做明天的垫脚石的文化观念有关。在这种文化观念下,明天永远比今天重要,今天永远需要为明天储能,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则是其精髓。
毫无疑问,这种生活哲学很好。但我还是要好好打游戏。
今天有今天该做的事情,同时今天也有今天需要的休息和娱乐。对待欲望,不压抑,不排斥,也不跟随。该学的学,该做的做,改玩的玩。哪怕最终社会评价产出不是最大,也依然值得如此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