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所当为和为所欲为的区别

如果一个人每天不务正业,只会打牌打游戏,我说他是一种为所欲为的状态,你肯定同意。但是一个人如果每天工作和生活勤勤恳恳,为了做的更好不吝啬付出和牺牲,我同样说他是为所欲为,你肯定会觉得很奇怪。今天咱们就聊聊生活中那些真正的为所当为和隐形的为所欲为。

首先什么是为所当为:就是做我们该做的事情。那什么是为所欲为呢:就是去做那些我们欲求的事情,并且被这种欲求带着一路狂奔。比如,一个人每天都勤勤恳恳工作,并不一定是他就多么认可这件工作,可能是因为这个人成长经历中缺乏安全感,所以他工作时一丝不苟的动机其实是害怕失去这份工作,害怕陷入到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里。所以他做这件事情的真正动机是因为内在对于安全感的匮乏。再比如,一个内心对自我价值感比较匮乏的朋友,也可能做事勤勤恳恳,因为他做事的动机在于想要获得领导的认可,获得周围的人认可,从而让自己确信自己的价值感。所以他做这件事情的动机也是一种内心的匮乏。

我们的人的基本特点是:你缺什么,就会欲求什么。而每个人多少都会缺点什么,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处于一种被自己的欲求带着跑的状态。

我们反过来看,想要做到真正的为所当为,前提是什么?前提是我们的内心是完善的,是充盈的,是处于一种不匮乏的状态的。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有机会不被欲求带着跑,而是真正的出于“认可”去做一件事情。比如我们可能是认可这份事业,可能是认可这个职业,可能是认可这个行业,可能是认可这个老板,可能是认可这些同事,从而选择做这件事情,并且勤勤恳恳的做下去。

当然,有的时候我们的状态其实是朦胧的,不清楚自己做一件事情到底是出于欲求还是出于对一件事情的认可。你可以试着问自己类似这样的问题:如果我有上帝之眼预知未来,我提前知道这件事情最后无法帮我挣到很多钱让我有安全感;或者我提前知道这件事情最后无法带来老板和周围人对我的认可,你还会做这件事情么?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恭喜你,你是出于认可而做这件事情,你是为所当为;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也不用意外,这是多数人的状态,被心中的那份匮乏和欲求带着跑,其实是一种隐形的为所欲为的状态。

如果你正在被自己内心无形的匮乏带着跑,也不用责怪自己,咱们也经常说,人非圣贤,我们都在自我成长和修心的路上,人生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当前阶段,先去做自己作为员工,作为父母,作为子女,作为朋友这些角色该做的事情。生活中不断的修心和自我提升 ,慢慢化解欲求对我们的束缚。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