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深交10个创业好友已是幸运

目前创业做的新项目是个基于微信的目标管理工具,而自己之前的创业项目偏媒体和电商,和做工具型产品基本没有什么关联,基本上纯属摸着石头过河,遇到很多棘手问题。幸运的是之前认识的产品朋友,不计回报的给予大力支持,从产品思路的沟通,产品概念的提炼,合作人员介绍,完全不遗余力。尤其一个劲的站在不同的视角,对其认为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极力的质疑,帮助自己更加全方位思考项目本身排除更多雷区。可以毫不夸张的讲,有这位产品好友绝对是自己的幸运!

回想创业经历,不止这一次如此。最早创业的时候,自己也没个明确的方向,也是结交的同行好朋友提醒我微博是个机会(当时微博刚起来不久),自那是踏对了一个趋势方向开启了创业之路。后来我俩成了最初的创业伙伴。

再往后,创业到一定阶段时,虽然能把握住一些趋势机会生存问题能解决,但始终没有很好解决管理问题制约了发展。这时也是很早就认识的创业伙伴出手协助把团队拉出了泥潭。后来我俩成了新的创业伙伴,项目和团队也突破到一个新的阶段。

回过头来看,自己微信几千通讯录,实际每个阶段能经常深度交流彼此状况且关键时候能鼎力相助的人基本上不会超过10个。当然,这份十人名单会不断变化更新。随着每个朋友事业和家庭的变化,随着自己每个阶段的变化,大家的交集会发生变化,有的朋友会慢慢淡出名单。也会有的朋友一开始只是简单的商业合作,越合作越投缘进到了10人名单,比如自己目前的技术合作朋友便是这类。无论如何,拥有这些朋友都是自己的荣幸和幸运。

很多人爱讲人脉,什么是人脉?相比泛泛之交的数千通讯录,两只手数过来的挚友更加有力。文章原创于《李军创业博客》

我们为什么应该玩博客?

做新创业项目,出于更好和技术人员沟通的目的,参加了一个活动《创始人的技术课》。主讲嘉宾在被问到如何判断一个技术是否靠谱时说了大致这么一段话:“一个简单方式是看对方有没有开博客,或者有没有在Github等技术平台维护自己的技术账号。通常能去开博客的都是真正对技术有爱好的人,他们也乐于去把自己写的一些代码分享出去,享受自己成果的成就感。通常这些人的水平是相对比较好的。”

结合自己十多年前开博客的经历,醍醐灌顶,的确有道理。那时自己在成都,出于兴趣开了一个研究SEM的博客。玩博客慢慢交上了一些朋友。结果有一天,北京的一位博友告诉自己(感谢洪头儿,职场贵人),他那边项目正好缺人,询问我愿不愿意去。后来了解到公司和项目都不错,的确能进一步提升自己,也就去了。过去要经过Hr的面试,实际上走走形式,其实出发前就定好了。

无论从那位分享嘉宾的经验,还是自己的实际经验来看,都证明:对创业找人而言,博客是快速判断合作朋友水平的好方式;对职场求职而言,博客是比简历更有价值的简历。

这些年创业时不时会遇到一个尴尬问题:知道多认识一些技术大咖的重要性,但除了共事过的朋友,往往渠道有限。去参加一些技术分享会吧,主讲人哇啦哇啦一讲,会一完就散了;主动上去搭讪吧,你聊啥呢,技术问题你没法跟别人对等的聊。更重要的是,自己其实不擅长社交,人多的环境本身就浑身不自在,还得在不擅长的领域不断找话题。尬聊,蓝瘦。

而博客这种社交方式比较适合我们这类不善社交的人:不需要面对人群压力,不需要面对即时互动的紧张,不需要绞尽脑汁找话题。只要把平时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而潜在的合作朋友,指不定哪个机缘就通过博客相互结识了。

所以,即便事情再忙,也准备把十多年前写博客的习惯重新捡回来。况且,当年那种自己买域名,自己买空间,自己搞个zblog代码在那里折腾,遇到细节问题又是google又是度娘一折腾就是凌晨两三点的状态,的确是人生的一种幸福咧!
文章原创于《李军创业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