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是天生的秉性;
客观是稀有的恩赐。
招人的同居期
这两天给一位老朋友帮点小忙,事情虽小,启发还蛮大。一方面老朋友人品很好且相互信任感很强;另一方面实际配合才感受到大家做事方式和理念不同,造成沟通成本高而效率偏低。
创业和经营过程常常也会遇到类似情况,知道合适的人很重要,因此会重视面试等招人环节。然而很多时候其实面试并不能带来准确的判断。很像谈恋爱,在恋爱阶段,双方都容易过于放大一些东西同时忽略另一些东西。而真正能判断两个人是否适合结婚的方式其实是同居,同居个一年半载,通过柴米油盐的碰撞才能更好的判断彼此是否适合。同样,招人也需要有一个足够长的“同居”,这样双方才能准确判断彼此是否合适。
当然,遇到同居不合适而分手会很考验双方魄力。一方面长时间同居后大家其实是有感情的,分手总是让人痛苦;一方面分手的时候又会带来一定周期的工作承接混乱。所以真正实施“试用期”的公司实际很少,多数都沦为一种形式了。
但无论如何,该放手时放手才是双方彼此负责的态度。
创新的它山之石
创新突破对于企业经营总是必要,无论创业开始阶段或达到一定能级后想要新的能级跃迁。重点在于如何获得创新的思路,经营过程我们都能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而有心无力。
第一种常见方法是马拉松式的冥思苦想,吃饭穿衣睡觉洗澡都在思考。实际效果往往有限,人都有思维惯性,自己往往难以跳出思维惯性。这类思考多数时候都是自己的思维惯性的有限扩展。
第二种常见方法是大量同行取经(同行文章阅读、同行沟通、行业会议、行业训练营等)。自己之前也参与不少,从免费到几万一期的都参与过。实际感受来看,有效果,毕竟多个聪明脑袋一起,总能碰出更多火花。同时这个方法的效果天花板也会很快触顶。最根本的瓶颈在于我们中国人是一个“太会学习不会玩”的群体。因为我们不会玩,总寄希望找到别人玩出彩的东西去学习。一旦有某个玩的出彩的玩意儿,热爱学习的我们总能找到各种方法迅速获取。所以会有个蛮有意思的现象,随手翻几篇行业文章,或者跟几个同行交流,或者参与几个行业论坛或训练营。便会发现大家聊得东西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东西,即便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都能侃的头头是道。
更要命的问题在于,这些同行取经对多数人而言,看似有用实际上又没多大用。因为取经的行业趋势也好玩法也好,当能分享出来的时候,通常行业里的精英早就看见。而互联网是个典型的最强资本/最强团队/最优项目的托拉斯游戏,前面的精英一收割,后面二三梯队机会不大。当然,这是对想要做出一定独角兽气质的企业而言,如果目的很纯粹,就是生意和挣钱,及时取经并复制的方式还是很有效的。
目前个人比较推荐几种创新路径:
一、跨纬度体验的它山之石
举个实例:最近自己实验的项目遇到一些问题需要突破,新思路的来源是去寺庙做了10天义工的过程中获得的启发。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维度,但是对创新的启发效果反而很好。
科学、宗教、艺术、经济、政治、体育、文学……如果我们处在其中某个类目,这个类目的交流就可以适当减少了。爱学习是好事,但是单一类目过度学习不一定好,容易形成认知遮蔽而不利于创新。
二、关掉网络,生活处处皆创新
结束10天寺庙义工离开时给师傅表示感谢,师傅回复里有这么一句:“修行就在生活的时时处处”。实际上创新也是如此。比如最近给一个朋友提供的创新思路建议,实际来自于街上看到一个蛮有意思的小商贩摆地摊的启发。
真正有效的方法往往来自简单的生活经验。只是随着人的进化,人普遍产生一种追求“高级”的心理,对触手可及的简单方法和事物容易视而不见。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网络太发达,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强大,人们已经更擅长连接网络,而不善于连接实体世界了。观察一下人们眼睛平时都在往哪里看就能感受到。
三、热爱我的热爱
当我们喜欢一件事情的时候,自然会迸发出无限创意。所以我们写情书的时候都是想象力最迸发的时候。
这条的能量最大,同时也最无用。环顾四周,多数人只是在做应该做的,而非做自己喜欢做的。就像结婚多数是跟适合的人结婚而非喜欢的人结婚。对于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人,不需要告诉其要通过热爱迸发创新,因为别人本身就在无意识中热爱着和迸发着;对于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人,即便告诉其要通过热爱迸发创新,对方也做不到,不爱就是不爱没法热爱。
【近期趣事】
△暴雪在其嘉年华上公布了正在研发《暗黑IV》,蛮期待。但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真正上线。基友一拍即合,重温《暗黑II》。正好基友爱折腾,直接买台云服务器,他花了小半天折腾架了个战网服务器。然后基友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各种修改游戏玩法,作为技术小白的我充当核心玩家和游戏体验反馈人。一个只有2人的战网服务器,不亦乐乎。可能人天生就潜藏了制定游戏规则做“造物主”的欲望。也典型体现了超级平台是如何给个人赋能,让个体拥有过往需要团队才能完成的能力。
△在虔诚基督教好友的影响下,蛮有兴趣阅读圣经《旧约》。然而没有这方面文化和背景沉淀,加上毕竟是历经3000年无数先哲的智慧综合,虽然其中每个翻译过来的汉字都能看懂,但基本看不懂其代表的含义。幸而有缘看到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所著的《圣经的故事》,一来其中立的看待这部以色列民族的恢弘流亡史,二来笔法深入浅出故事性很强。阅读过程隐约感受到所谓两希文明中的希伯来文明(以色列)是如何在信仰的维度深远的影响了欧洲文明。
△机缘之下有幸在佛教寺院里做了10天义工,通过实际参与早晚课、行堂、出坡等出家师父的日常生活,刷新了过去停留在书本上的缥缈认识。感慨宗教其实是出世和入世的结合体。相比国家、学校、公司等组织形态,可以说是当前人类史上最成功的组织形态。没有哪个组织形态能像宗教这样延绵3000年。中国最长寿的朝代也就在300年左右,长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就在600年左右。
△感谢寺庙师父提醒,入门了解佛学不要从《楞严经》入手,260字的《心经》最适合新手。自己找了几个开示版本,个人感觉《觉悟的生活:星云大师讲心经》最佳
△佛教的《心经》、基督教的《传道书》、化学的《元素周期表》有异曲同工的地方,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生表象的不牢靠。一个讲”五蕴皆空”,一个讲”阳光之下无新鲜事”,一个讲“元素化合”。
△热力学的熵增定律揭示了能量流动具有走向混乱的单向性;《物演通论》的递弱代偿揭示存在演进具有走向低存在度的单向性。
90%的人都认为你的想法是狗屎,还值得做么?
有创业想法时,闭门造车是大忌,通过交流获取更多信息和启发是必要方式,同时因为我们的文化和教育传统倾向批评而非鼓励,反馈信息大概率会偏负面。当事人此时难免会对自己的想法有所怀疑,做还是不做?
先谈一个有趣的启发经历:早年初到北京时,带我的老大是个奇门遁甲的研究和爱好者,他提到这个兴趣圈里的朋友们经常会切磋算一些事情,比如算雨,算得准的时候误差在半天内。当时自己好奇问,如果这种预测能力这么有效,每件事提前算好岂不是很过瘾,是不是老大自己每天都会把该算的事情提前算好呢?老大说不会,同时打了个比方说明原因:好比一个人今天要去面试,可以通过算来判断今天面试是成还是不成,如果算出来不成是不是就不该去呢?答案是否定的。即便面试不成,但可能去的地铁上我们闲聊认识了某个人,大家聊的蛮投机,日后可能成为了自己职场的贵人。算,只能算某个点的事情,算不了整个面上的事情。
通过这个启发,回到开篇的问题便很好判断:即便90%的人都认为我们的想法是狗屎,还是值得一做。首先我们的想法不一定狗屎;哪怕就算是狗屎,踩上去滑倒时换个视角看世界可能发现其它的解决路径,如果不去踩则难以发现新视角而丧失更多可能性。
以自己创业的上一家公司实际经历为例:
1、当确定要专注做亲子行业时,最初做法本质是做成美团的一个频道:把美团的餐饮和游乐等商家谈一遍以同样的价格放到自己平台上,方便家长便捷找产品。折腾3个月,结果消费者不感冒;
2、是不是商家产品直接挂平台的轻模式太轻,没差异化价值?那我们做重。接着自己请教官,自己买活动设备,自己招募,自己执行,一条龙经营寓教于乐的线下活动。结果规模起不来,又折腾3个月,没跑通;
3、是不是我们输出活动标准,第三方机构来执行能解决规模问题?接着反复梳理活动标准,邀请第三方加入执行,我们做品控。发现利润分出去了,效率没比自营高多少,规模问题依然无解,又过去3个月;
4、重模式不行再回到轻模式思考,美团频道路径行不通,是不是唯品会的特卖模式可以在社交流量场景里重做一遍呢?一经调整,数据提升10倍以上,一个月数据便是过去一年的规模。
前后算下来,七八人小团队,花了一年时间,投入了100万左右资金,提出和验证了3个狗屎想法,到第4个想法时才算找到相对有效的路径。但要感谢前3个狗屎想法,第4个想法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启发实践出来的。还有,不能忘了感谢那七八个陪伴探索的好骚年,少不了他们的功劳呢。
其实这也符合目前互联网领域最为推崇的方法论,所谓的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简化可实行产品)。 大白话描述为:不用纠结于想法对错,快速搞个简化产品推向用户,过程中根据消费者反馈调整产品。实操关键也就两个词:试错+迭代。
当然,MVP的方法并非万能,比如过度使用也会造成产品战略的缺失,在某些阶段也会产生一些问题。不过总体而言,是一个十分简单有效的方法论,尤其在创业初期尤为凸显。
现在出于兴趣,开启以“助人追梦”为使命的第二家创业公司,实际还是用这套方法论,只是想法跨度更大试错和迭代更难而已:
1、明星见面VR产品:明星互动VR内容和VR设备打包售卖,99元的价格解决追星族想见偶像的问题。商务门槛跨不过去,没跑通;
2、明星接机VR产品:上一个思路的改进版,想绕过商务来产生内容。内容达不到付费临界点,没跑通
3、掉头换思路,做基于小程序的打卡工具:解决人们追逐兴趣大目标的坚持难题(比如想当网络作家,想做主播,想搞电竞,想开发一款自己的游戏,想环游世界,想做千万富翁等)。正在验证中。
说到这里,打卡小工具最原始的测试版马上出来了。计划要找30个目标用户体验测试(初高中和大学生以及初入职场3年以内的年轻人最佳),感兴趣的话欢迎来撩(微信:15902897070)。文章原创于《李军创业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