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尴尬不要勉强

今天老同学小聚,有的同学虽然彼此感情还不错,但大家所走的路差别大,彼此可以交流的共同话题少。茶楼里多次不知道聊什么,感觉挺尬。按照以往风格,会极力快速搜罗大脑发起可以一起聊的话题。过程中不断自我提醒,不用刻意找话题,哪怕尴尬点就尴尬点。

如果勉强找话题强聊,虽然当时避免尴尬,但会带来以后惧怕交往的不良后果。一件事情如果勉强去做,往往能一时掩盖问题,后续无法持续。不论聊天,做事,招人,都有这样的规律。

做人也好,创业也好,本性而为蛮重要。本性而为可能当时会带来一些不圆满,但相比粉饰的圆满更好。接纳不圆满可以让事物更具有真实性和持久性。

我们为什么应该玩博客?

做新创业项目,出于更好和技术人员沟通的目的,参加了一个活动《创始人的技术课》。主讲嘉宾在被问到如何判断一个技术是否靠谱时说了大致这么一段话:“一个简单方式是看对方有没有开博客,或者有没有在Github等技术平台维护自己的技术账号。通常能去开博客的都是真正对技术有爱好的人,他们也乐于去把自己写的一些代码分享出去,享受自己成果的成就感。通常这些人的水平是相对比较好的。”

结合自己十多年前开博客的经历,醍醐灌顶,的确有道理。那时自己在成都,出于兴趣开了一个研究SEM的博客。玩博客慢慢交上了一些朋友。结果有一天,北京的一位博友告诉自己(感谢洪头儿,职场贵人),他那边项目正好缺人,询问我愿不愿意去。后来了解到公司和项目都不错,的确能进一步提升自己,也就去了。过去要经过Hr的面试,实际上走走形式,其实出发前就定好了。

无论从那位分享嘉宾的经验,还是自己的实际经验来看,都证明:对创业找人而言,博客是快速判断合作朋友水平的好方式;对职场求职而言,博客是比简历更有价值的简历。

这些年创业时不时会遇到一个尴尬问题:知道多认识一些技术大咖的重要性,但除了共事过的朋友,往往渠道有限。去参加一些技术分享会吧,主讲人哇啦哇啦一讲,会一完就散了;主动上去搭讪吧,你聊啥呢,技术问题你没法跟别人对等的聊。更重要的是,自己其实不擅长社交,人多的环境本身就浑身不自在,还得在不擅长的领域不断找话题。尬聊,蓝瘦。

而博客这种社交方式比较适合我们这类不善社交的人:不需要面对人群压力,不需要面对即时互动的紧张,不需要绞尽脑汁找话题。只要把平时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而潜在的合作朋友,指不定哪个机缘就通过博客相互结识了。

所以,即便事情再忙,也准备把十多年前写博客的习惯重新捡回来。况且,当年那种自己买域名,自己买空间,自己搞个zblog代码在那里折腾,遇到细节问题又是google又是度娘一折腾就是凌晨两三点的状态,的确是人生的一种幸福咧!
文章原创于《李军创业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