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为所当为的辩证性

“我脑海里有一个一直萦绕的问题,不知道答案,
就是我在买东西的时候前面有人插队。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我的心里有一个声音A告诉我,要上去和他讲,不然你就不是你自己认为的那个勇敢的自己了。
但是又有一个声音B说,这点小事情没有必要吧,或许人家很着急呢
接着A又说,他或许很着急但是,他确实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啊。
声音B说,或许他就是很害羞呢,可能他也很害怕和你讲话呢 …..
不一会儿人走了,留下一脸懂逼的我。
不清楚老师同学在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是如何处理思考的 ”

来自训练营成员的疑问

我们在森田思想里,讲求“为所当为”,也就是该干嘛干嘛。生活中有的时候,该干的事情相当的清晰:比如我是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我是家长,就该好好带孩子;我是子女,就该好好对父母;我在吃饭,唱歌,赏花,就该投入其中。

同时生活中,还有一些事情,该干的事情不是那么清晰。比如就像上面这种遇到插队的情境,该上去制止呢,还是不制止呢?就很难特别的清晰。

这里面首先牵涉到一个价值选择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的价值选择里,是注重规则的,那么就会倾向于上去阻止插队。如果价值选择里,是倾向吃亏是福,可能会倾向于不去阻止,毕竟人家也可能有人家的难处,吃点亏也就算了。如果一个人的价值选择倾向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可能就倾向直接开骂了。如果一个人的价值选择倾向于君子动口不动手,可能就倾向于问问对方情况,看看能不能沟通协商等等

其次呢,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比如我们可能有注重规则的一面,也有吃亏是福的一面。一旦掺杂在一起,就会很难受,因为不同的价值取向,最后做出的决策可能是完全相反的。这个时候,如果能梳理清晰,到底哪些价值是核心,哪些是其次,对我们的行为就会有比较明确的指导作用。但这种梳理对当事人通常挺难,很多时候我们会在杂乱的思绪中难以理清。这也是我们通常在咨询室中做这种梳理的原因。

再者呢,即便我们清晰的知道自己的价值取向,也不代表就应该绝对的教条化的去执行,也是需要视具体情境而定。比如假设我持有注重规则的价值取向,如果在后面的人是为了抢救重伤患者插队,那么这个时候就不需要刻板的要求对方排队。再比如假设我持有吃亏是福的价值取向,如果对方插队进来抢最后一张本该属于我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么这个时候也不需要刻板的要求自己吃这个亏。

也就是说,真实的生活一方面需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一方面也需要“辩证 ” 看待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好比ACT疗法里,十分注重“心里灵活性”。因为背后的哲学观认为,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真理,一切都是相对的,需要看具体情景。好比400年前人们认为牛顿定律是真理,但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证明牛顿定律只在低速物体上适用,接着人们认为相对论是真理,但是量子理论的发展又证明相对论并不适合微观领域。换句话讲,所有的真理都是有限的都是有范围的,没有永恒的真理。如果非要找一个永恒的真理,那就是“没有永恒的真理”。

当然,如何“辩证”的处理问题蛮挑战。就像游泳,很难从理论上学会游泳,而是不断地去游,游的多了,自然就有了那么点感觉。无论如何,对自己慈悲一点,慢慢来就好。

另外呢,适当去学习一些相应的技能,会比较有帮助。比如排队问题其实是跟人际沟通技能有关的,多在这方面有所积累也能提高此类问题的处理能力。

再者,我们训练营中的正念练习所积累的能力也会有一定帮助,不见得能解决我们如何“辩证”的行动,但起码可以帮我们看到一些升起的情绪或者自我攻击,减少一些被情绪牵着走的行为。感兴趣的话,回头在线交流时可以交流。

与其追求平静,不如吸引平静

一位训练营成员打卡:“感觉自己的练习目的一直是为了达到平静放松的状态,而对练习是为了培育对身体的觉察,接纳的体会,认识不够。认识到外界的干扰,身体的疼痛,或者烦躁,其实都是一个机会,让自己练习接纳体会。”

回复其说到:“能认识到自己是带着‘目的 ’ 在练习,已经是一种进步,给你点个赞。没关系,这很正常,多数朋友一开始都会这样。追求平静往往‘求而不得 ’ 。不去刻意追求,只是把我们该做的练习尽量去做,反而有机会‘不请自来 ’ 。”

就像一个女生喜欢一个男生,直接A上去火力全开追求对方的方式通常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往往会把对方吓跑。更好的方式是她做好自己,反而有机会吸引对方主动送来秋天的菠菜。

平静也如此,与其死皮赖脸的想要追求对方,不如多做该做的练习,多做生活该做的事情,自然会吸引平静主动凑过来。

站在一个更为深远的视角来看则是:
“顺其自然 ”帮助我们更好的面对不喜欢的状态,
“为所当为 ”帮助我们更好的吸引喜欢的状态。

驾车方式和驾车能力

无论森田还是正念,更多提供的是底层思想和方法论,而生活本身是有多种多样的具体情境所组成的:比如工作、夫妻、亲子、朋友情境。每种情境下都牵涉到具体的问题解决技能、沟通技能等。

比如我们讲“为所当为”:学习压力过载而无法投入学习,可能跟学习技能欠缺有关;工作压力过载可能跟工作技能欠缺有关;夫妻沟通进入死结可能跟沟通能力欠缺有关。当我们这些能力十分欠缺的时候,我们就会需要特别强大的心态。反过来,如果我们这些能力还不错,对心态的提升要求也会低一点。毕竟,心态的提升比具体技能的提升要复杂的多。

所以除了需要“驾车方式”,还需要“驾车能力”。

承受原始的,化解放大的

痛苦=原始痛苦+放大痛苦

原始的痛苦不可避免,因为已经积累的”因”必然呈现。然而放大的痛苦可以避免,只需要减少无意义的抵抗或回避。理解了这个问题,便能更好的承受身体不适和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也便能更坦然的面对疾病以及寿命这样的根本命题。

为所当为:平衡与辩证

无论自己实践还是指导别人使用“为所当为”的行动观,都遇到同样困难:到底哪些“当为”哪些“不当为”。因为每个人生时刻,都是多种因素和多种选择的交织体。目前探索的经验来看,已经有两条效度较高的参考原则:

1、平衡
一个生命的成长,需要合适的光照、合适的水分,合适的养料。不多不少最佳,过多或者过少都可能夭折。

2、辩证
“非黑即白”的思维总是会破坏平衡。一件事物总是阴阳和合的,守中道才能更好的维持平衡

同时带来的启发:ACT疗法和森田疗法其实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并且,如果真要从根本上消解来访者的困境,核心是引领一种“ACT活法”或者“森田活法”。活法对了,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活法不对,一点小问题也会变成大问题。

八字大法实践反馈

一开始身体挂彩,直觉告诉自己做人做事应该符合“自然”,不然就是作死。

后来偶然读了《道德经》,包括陈鼓应的书,感觉自己的经验教训蛮吻合,强化了“做人做事要符合自然”的想法。

再后来解决自己失眠早醒的过程,了解到森田正马的思想和疗法,蛮受启发。感觉他“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思想,更具有凝练性和实操指导性,所以也直接把自己的根本信念“自然”修正为“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接着用这样的方法生活和工作。实践下来,目前自我感受还不错。单拿做事方面来看,相比之前的创业,有一些显著不同:

1、多了一只“觉察眼”
方向选择、实施落地、同仁交流等,都帮自己审视到底是落在事情本身,还是落偏在了欲望、恐惧、嫉妒等。当然,远达不到延绵不绝的觉察,但起码一小部分时候可以

ps:客观的讲,这项收获主要还是来自源被老外改良的正念练习,而且根源应该是佛家。道家的站桩浅尝过一点,没有太大感觉。儒家讲“吾日三省其身”本质上也是一种觉察,只是“省”相对“觉察”而言颗粒度太粗了,还是“觉察”更具慧性和纠偏性

2、“增长”变为“生长”
过去脑子里基本陷入趋势、增粉、运营、商务、管理、行业这些事情。确实有用,尤其是短期很有用。但陷入过深则容易偏离“自然”,副作用也显著:一方面容易短视,一方面容易急躁

现在做事,除了进行思考,还要用感觉去感受自己的感觉对不对。比如一开始自己探索的野路子失眠应对方法,起码首先解决了自己的失眠问题。接着义务给一些网友提供了点小帮助,帮一段时间便发现能力不够,又反推着自己继续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学习过程中顺便还应用相关知识解决了老婆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整个过程感觉蛮舒服

3、合一
过去的工作和生活是撕裂的,因为两方面的指导思想不一致。现在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指导思想都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特别能理解爱因斯坦这些前辈为什么总热衷“统一四大力场”这样的命题。的确很爽啊,谁统一谁知道

4、平衡
因为自然,所以平衡,所以持续性强。所以天天干也不累,干到100岁也不累。而之前的创业处于自我燃烧的失衡状态,不可持续

5、待实践问题
未来以八字大法为根基建立组织

【注以上摘自和朋友关于老学的探讨交流】